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三)旅行絮語 ﹣動物相集 (1)










動物百科

是次旅行主要以睇動物為主,在出發之前,其實已經做過了一些功課,對東非常見的動植物,起碼也略知皮毛;而在導遊講解時,便更加清楚明白。網上有不少有關東非動植物的資料;而書籍方面,個人覺得此書不錯 ﹣”Wildlife of Kenya, Tanzania & Uganda”(David Hosking & Martin Withers / Collins . Traveller’s Guide)。

東非的動植物品種相當多,在這裡不可能詳盡。不過,最常見的,還是可以分享一下:﹣

1)非洲五霸(Big Five)
非洲最著名的五大包括:非洲水牛,大象,犀牛,獅子和美洲豹,一般在肯坦兩國著名的國家公園內會看見,而當中以犀牛和美洲豹,需要靠點運氣。

2)犀牛(Rhino)
在東非犀牛的數量並不多,主要分為黑犀牛和白犀牛兩種。值得一提是:黑白犀牛不是按顏色分辨,其實兩種犀牛的身體顏色沒有很大分別,其區別在於白犀牛體型較大,有寬大的嘴唇,生活在非洲大草原;而黑犀牛則嘴唇較尖,體型較小,生活在叢林和灌木地區,較白犀牛更難發現牠們的身影。

3)花豹(Leopard)/ 獵豹(Cheetah)
在東非之旅中,一直覺得在草原上最美麗和最帥氣的動物,首推豹莫屬!
豹是貓科豹屬下的一種,又稱為美洲豹或花豹,廣泛分布於非洲和亞洲各國家和地區,環境適應力強,行踪隐秘,總體生存狀況相對好於牠的貓科親戚 ﹣獅和虎,但是有些豹亞種的現況並不樂觀。不同品種的豹毛色有淺黃,金黃,黃褐色等,因為其渾身布滿圓形斑紋,所以又名金錢豹或花豹。由於花豹大部份時間隱身在樹上(吃食也在樹上),所以不單難以發現,縱使發現了,也難以目睹其全身面貌。
至於獵豹,是貓科動物的一種,現在主要分布在非洲與西亞地區。同其它猫科動物不同,獵豹依靠速度来捕獵,而非偷襲或群體攻擊。獵豹是陸上奔跑最快的動物,時速可以超過110公里。 雖然獵豹在大猫中的體型較小,但不失其大猫的基本特質:健壯、胸膛壯闊但腰部纖細。牠擁有較小的腦袋,短嘴,也有對高視力的眼睛,寬鼻,小巧的圆耳。獵豹的黃色毛皮上的黑色斑点是實心圆,而花豹的斑點则是如花朵状的空心圆。獵豹胸腹部為白色,尾巴條纹明顯,而尾端则為全白色。此外,獵豹臉上的斑點没有其他豹密集,並在口鼻兩侧有明顯的黑色淚腺。跟花豹不同,獵豹生活在草原上,不會在樹上躲藏的。如今獵豹的數量銳減,是瀕危絕種的動物之一。
4)河馬(Hippopotamus)
陸上第六大動物。別看牠樣子笨笨的,河馬不僅兇殘而且十分暴躁,再加上領域性極強,任何動物接近,牠都會主動攻擊,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生物之一。其跑步时速可達四十公里,咬力可達3000磅,是非洲每年殺死最多人的動物。由於河馬的巨大體型與攻擊性,牠幾乎沒有天敵,連獅子和鰐魚都時常被其殺害。  在東非國家公園內,只要有沼澤或水源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見到河馬的身影。

5)長頸鹿(Giraffa)
東非最常見的動物之一,幾乎任何一個國家公園都能看見,數量頗多。長頸鹿是非洲特有的動物。長頸鹿根據顏色、花紋變化和分布範圍等的差別分為九個品種。記得導遊講解過,塞倫蓋蒂和馬賽馬拉分別有3個品種,其中一個品種是腳上有長長的白色條紋,至於另一個,則忘記了特徵,好像是身上的花紋。

6)羚羊
羚羊可算是東非草原上的主角,在任何國家公園內,幾乎都看見羚羊群,數量非常龐大。羚羊是對偶蹄目牛科動物的統稱,廣義上包括了羚羊和小羚羊一類的動物(英文中稱為“antelope”和“gazelle”)。有專家指出,羚羊類的動物總共有86種,分屬於11個族、32個屬。羚羊的特徵是長有空心而結實的角,有區別於牛、羊這一類的的反芻動物。

當中以角馬,又名黑尾牛羚(wildebeest)是主角中的明星,擁有150萬頭,成為東非草原上數量最龐大的動物。這種似是左抄右襲其他動物而併合出來的怪物,怎麼看也不覺得美麗,但偏偏牠們是地球上最大動物嘉年華會的主角,所以東非動物大遷徙又叫角馬大遷徙 。事實上,去了一趟東非之後,對角馬頑強的生命力和超強的組織能力,個人非常敬佩。
至於最為著名羚羊之一的湯氏瞪羚(Thomsons Gazelle),分佈於非洲的稀樹大草原和開闊草地,特別是肯亞和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牠們身體的腹部和腿部為白色,其餘為黄褐色,特徵是側腹部有黑色條紋直達尾部。善於奔跑,非常警惕,好合群,經常與角馬結成世界上最壯觀的草食動物群;但是由於瞪羚和角馬遷徙的目的不一样,所以它們遷徙的路線也不一樣,以植物根莖為食。
體型巨大,毛色与湯氏瞪羚相同,但臀部到尾巴根處呈白色“T”型 ,就是葛氏瞪羚(Grant’s Gazelle)。葛氏瞪羚是東非獨有的瞪羚品種,主要在肯亞和坦桑尼亞看到牠們。葛氏瞪羚會像角馬一樣遷徙,但牠們並不是為了水源,只是為了食物。所以牠們不會跟隨角馬走幾乎固定的遷徙路線,有時甚至會跟角馬反其道而行。

而另一種常見的羚羊是黑斑羚(Impala),以其優雅的姿势和杰出的跳躍能力而出名。皮毛呈金黄色、红色或红褐色,腹部是白色。两条腿上各有一条垂直的黑條纹,看起来就像屁股上面寫了个“川”字 ,後蹄有一簇黑毛。

我們在旅途中也遇見過其他品種如:犬羚,水羚,轉角牛羚等,但數量不多;而較大型的只見過大角斑羚(Eland)和狷羚(Hartebeest)兩種而已,數量極為稀少。

7) 斑馬 ( Zebra)
在東非的任何一個國家公園,都能看到斑馬,主要是平原斑馬的品種。斑馬是常見於非洲的馬科動物。斑馬身上有許多條紋,每只的條紋都不一樣。斑馬不太擅長奔跑,没有固定的棲居地,過着遷徙性的生活。我們經常在角馬群中看見斑馬的身影,是東非草原上非常漂亮的動物。
8)非洲鬣狗(African Hyena)
在東非的大多數國家公園,都能夠看到斑點鬣狗的踪影。鬣狗是哺乳動物,體型中等,外形有點像狗,頭比狗頭短而圓,毛棕黃色或棕褐色,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褐色斑點,食用屍體腐肉維生。鬣狗最著名的特徵就是牠們的獰笑。鬣狗喜歡在夜間捕食,能以每小時55公里的速度追逐奔跑速度達每小時60公里的斑馬或角馬群。至於另一種的非洲野犬(African Hunting Dog),反而不易看見。
9)疣豬(Warthog)
在東非的草原上,另一種常見的動物是疣豬。疣豬是日間動物,晚間會返回挖好的洞穴睡覺。牠們的嗅覺和聽覺敏銳,但視覺很差。遇到危難時,牠們會發出像豬的叫聲。疣豬通常是一或兩頭母豬帶著一群小豬,公豬則經常獨居。據稱疣豬豎起尾巴、慌失失地奔跑的模樣好可愛,只可惜我們未有見過。
10)胡狼(Jackal)
在東非胡狼的品種有3﹣4種,好像是按斑紋和顏色分別,專門捕獵細小至中等的動物。胡狼是一夫一妻的,牠們會保護自己的領域,猛烈的追逐入侵敵人。小量的胡狼有時會聚集一起,例如在吃腐肉時,但一般都是一對生活的。牠們小辣椒的性格,連獅子也不甚害怕,我們有幸在馬賽馬拉見識過!
 11)猴類
在東非的叢林地區,不難看見猴群的身影,大都以狒狒(Baboon)為主,另外則是大草原猴子(Black-faced Vervet Monkey)。我們非常幸運地在離開塞倫蓋蒂時,遇上了一只黑白疣猴(Black & White Colobus),連導遊也說,我們真的有點運氣,因為這種瀕危的猴子,現在已非常難見了。黑白疣猴是非洲特有的靈長類動物,因為拇指退化成疣而得名。由於毛長柔軟,被人類大量獵捕,以取其皮毛,現為瀕危物種之一。

(以上資料部份來自維基百科,部份來自其他網頁。)


~~~待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