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五)旅行絮語 ﹣東非手信



滿載而歸

東非的手信以當地的手工藝品為主,頗具特色,至於其他值得帶回來的,以下簡單跟大家分享:﹣

1) 黑木雕件及掛飾
去過東非的朋友,一定知道當地最著名的手信或是禮物,首推黑木雕。黑木,又俗稱黑檀木、烏木(blackwood/ebony),紋理細密,密度特大,遇水而沈。黑木為非洲的特產,是世界上珍貴樹種之一。黑木的樹幹從外表上看和尋常的樹木區別不大,樹皮下是淺白色的木質,只有樹心才是堅硬的黑木,雕刻用材主要使用的就是樹心部分的黑木。坦桑尼亞是世界上最好的黑木產地,不僅因為那裡的氣候、海拔、土壤條件好,還因為該國對黑木進行了長達40多年的品種改良,故黑木材質比西非和印度尼西亞出產的要優良很多。近些年,非洲的黑木資源越來越少,坦桑尼亞政府已經嚴格限制對黑木樹的砍伐,致使黑木雕的價格一升再升。坦桑首都達累斯薩拉姆的黑木市場是購買黑木的必去之地。

雖然我們沒有到訪達累斯薩拉姆,但在阿魯沙(Arusha)和周邊,還是有不少的大型店舖,可以選購黑木雕件。黑木雕件有大有小,有平有貴,有些雕刻精美,仿如藝術品,有些則略嫌粗糙簡單。除了雕件之外,還有不少的器皿,如:水果盤,碗盤等,都是不錯的手信。

除了黑木之外,我們在肯亞也見過其他木材的雕件,如:紅木,黃木等,但價錢相當昂貴,一個小擺設的動物也叫價百元美金。

個人覺得遇見了心頭好的話,不妨跟店主講價;而酒店的商店,其實也有不少選擇,價錢跟在街上店舖出售的,價錢相差不大。當然,款式一定不會太多,主要以小至中型擺設為主。

2)其他擺設及雕件
除了黑木外,有些擺設及雕件是採用石頭雕刻的(soft stone),也非常有特色。一般都只是小擺設,大都是動物造型,買來送給朋友非常合適。

3)彩色寶石(Gem stone
坦桑石(Tanzanite)﹣1967年才在非洲的坦桑尼亞發現的。它出產於北部城市阿魯沙附近、世界著名旅遊點點乞力馬扎羅山腳下,這是世界上的唯一產地。(全世界只有在東非坦桑尼亞的乞力馬扎羅山腳下,一塊長4千米、寬2千米的區域里,才有坦桑石出產。這是一種既高齡又年輕的寶石,坦桑石的形成時間約為5.8億年前,一直深埋在地底2千米以下。)
據說,閃電點燃了一場草原大火,火後這種本來同其他石頭混雜在一起的、呈土黃色的礦石變成了藍色。放牛路過此地的的馬賽遊牧民便把這可愛的藍晶體收藏起來。消息傳出後,四處尋找新品種的珠寶商便來打探。1969年,紐約的Tiffany公司就以出產國的名字來命名這種寶石--Tanzanite,並把它迅速推向國際珠寶市場,成為歐美女士的愛好。

坦桑石有貴有平,跟鑽石一樣,以克拉作為重量單位。當然,寶石本身的顏色,淨度和切割,也影響其價錢。

除了坦桑石外,坦桑尼亞還有其他的寶石也是相當出名的,如:沙佛萊石Tsavorite),變色石榴石等等。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不過,如果想買彩石的朋友,一定要在坦桑,基本上在肯亞,找不到店舖出售。

4)手鍊/手串
除了上述產品外,個人覺得當地人手做的手鍊,手串,頸鍊或是耳環,鎖匙扣等等,非常有特色,是不錯的手信選擇。同樣是有平有貴,視乎當中的用料(大多是各類石頭或彩石,有些是牛骨做的)和設計。不過,有些精品是只此一間出售,固此,喜歡的話,就得即時買下,因為在別的店舖,是找不到相同款式的。

講開手做的產品,還有袋,拖鞋,皮帶,布畫,杯墊等等,林林種種,當中全都富有非洲特色,是不錯的手信選擇,價錢亦相當合理。

5)食品
肯坦兩國出產的咖啡,紅茶,果仁等,都是相當出名,特別是肯亞出產的。大家不用在店舖買,超市價錢合理,選擇又多,送禮或是自用,同樣值得。
~~~~~~

大家在出發前,不妨預先列出清單。到達了當地後,跟導遊溝通,他們便會帶你前往購買。據了解,東非的導遊絕不會強迫購物,因為他們所得到的回扣並不多。固此,行程中的購物時間並不多,而一般的店舖大多位處城鎮或是周邊,而大部份的國家公園則距離城鎮甚遠,所以,很多時並不順路,而需要特意前往。在出發前,大家務必將購物行程預先安排好。
~~~~~~

作為總結,東非的手信其實非常多選擇,極具特色,又豐儉由人。與其想著怎樣去改善當地人生活,倒不如從他們的手裡買些手作工藝品,既直接而彼此又相互得益!

(^O^) ~~~全文完~~~ (^O^)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四)旅行絮語 ﹣動物相集(2)








鳥類介紹


被譽為是鳥類天堂的東非,品種實在太多,數之不盡。我在這裡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下,畢竟,不論是觀鳥或是拍鳥,本人都只是個門外漢吧了。
在肯坦的國家公園,常見的鳥類:有著名的火烈鳥(Flamingo),鴕鳥(Ostrich),禿鷲(Vulture),禿鸛(Marabou Stork),織巢鳥(Weaver Bird),珠雞(Fowl),鵜鶘(Pelican),犀鳥(hornbills),白鷺(Egret),翠鳥(Kingfisher),魚鷹(Cormorant)等等。網上有很多資料介紹東非的鳥類。
我想我們在東非之旅大概看見了約20種,起碼知道名字的鳥類,而不知道的,真的數之不盡。一個曼雅拉湖國家公園,已經讓我們目瞪口呆,目不轉睛了! 事實上拍鳥的照片並不多,一來是距離相當遠,另外鳥類大多飛行,一閃而過,非常難以用鏡頭捕捉!

基於我們是次的東非之行,並沒有刻意觀鳥,反而頗為隨意,在肯坦選了兩三個湖區公園,希望有些收穫而已。 所以,喜歡觀鳥的朋友,東非確實是個鳥類天堂,值得旅遊。不過,切記觀鳥的話, 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前往,個別國家公園的觀鳥時間會有所不同,此外,還需選擇以鳥類著名的國家公園!

~~~待續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三)旅行絮語 ﹣動物相集 (1)










動物百科

是次旅行主要以睇動物為主,在出發之前,其實已經做過了一些功課,對東非常見的動植物,起碼也略知皮毛;而在導遊講解時,便更加清楚明白。網上有不少有關東非動植物的資料;而書籍方面,個人覺得此書不錯 ﹣”Wildlife of Kenya, Tanzania & Uganda”(David Hosking & Martin Withers / Collins . Traveller’s Guide)。

東非的動植物品種相當多,在這裡不可能詳盡。不過,最常見的,還是可以分享一下:﹣

1)非洲五霸(Big Five)
非洲最著名的五大包括:非洲水牛,大象,犀牛,獅子和美洲豹,一般在肯坦兩國著名的國家公園內會看見,而當中以犀牛和美洲豹,需要靠點運氣。

2)犀牛(Rhino)
在東非犀牛的數量並不多,主要分為黑犀牛和白犀牛兩種。值得一提是:黑白犀牛不是按顏色分辨,其實兩種犀牛的身體顏色沒有很大分別,其區別在於白犀牛體型較大,有寬大的嘴唇,生活在非洲大草原;而黑犀牛則嘴唇較尖,體型較小,生活在叢林和灌木地區,較白犀牛更難發現牠們的身影。

3)花豹(Leopard)/ 獵豹(Cheetah)
在東非之旅中,一直覺得在草原上最美麗和最帥氣的動物,首推豹莫屬!
豹是貓科豹屬下的一種,又稱為美洲豹或花豹,廣泛分布於非洲和亞洲各國家和地區,環境適應力強,行踪隐秘,總體生存狀況相對好於牠的貓科親戚 ﹣獅和虎,但是有些豹亞種的現況並不樂觀。不同品種的豹毛色有淺黃,金黃,黃褐色等,因為其渾身布滿圓形斑紋,所以又名金錢豹或花豹。由於花豹大部份時間隱身在樹上(吃食也在樹上),所以不單難以發現,縱使發現了,也難以目睹其全身面貌。
至於獵豹,是貓科動物的一種,現在主要分布在非洲與西亞地區。同其它猫科動物不同,獵豹依靠速度来捕獵,而非偷襲或群體攻擊。獵豹是陸上奔跑最快的動物,時速可以超過110公里。 雖然獵豹在大猫中的體型較小,但不失其大猫的基本特質:健壯、胸膛壯闊但腰部纖細。牠擁有較小的腦袋,短嘴,也有對高視力的眼睛,寬鼻,小巧的圆耳。獵豹的黃色毛皮上的黑色斑点是實心圆,而花豹的斑點则是如花朵状的空心圆。獵豹胸腹部為白色,尾巴條纹明顯,而尾端则為全白色。此外,獵豹臉上的斑點没有其他豹密集,並在口鼻兩侧有明顯的黑色淚腺。跟花豹不同,獵豹生活在草原上,不會在樹上躲藏的。如今獵豹的數量銳減,是瀕危絕種的動物之一。
4)河馬(Hippopotamus)
陸上第六大動物。別看牠樣子笨笨的,河馬不僅兇殘而且十分暴躁,再加上領域性極強,任何動物接近,牠都會主動攻擊,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生物之一。其跑步时速可達四十公里,咬力可達3000磅,是非洲每年殺死最多人的動物。由於河馬的巨大體型與攻擊性,牠幾乎沒有天敵,連獅子和鰐魚都時常被其殺害。  在東非國家公園內,只要有沼澤或水源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見到河馬的身影。

5)長頸鹿(Giraffa)
東非最常見的動物之一,幾乎任何一個國家公園都能看見,數量頗多。長頸鹿是非洲特有的動物。長頸鹿根據顏色、花紋變化和分布範圍等的差別分為九個品種。記得導遊講解過,塞倫蓋蒂和馬賽馬拉分別有3個品種,其中一個品種是腳上有長長的白色條紋,至於另一個,則忘記了特徵,好像是身上的花紋。

6)羚羊
羚羊可算是東非草原上的主角,在任何國家公園內,幾乎都看見羚羊群,數量非常龐大。羚羊是對偶蹄目牛科動物的統稱,廣義上包括了羚羊和小羚羊一類的動物(英文中稱為“antelope”和“gazelle”)。有專家指出,羚羊類的動物總共有86種,分屬於11個族、32個屬。羚羊的特徵是長有空心而結實的角,有區別於牛、羊這一類的的反芻動物。

當中以角馬,又名黑尾牛羚(wildebeest)是主角中的明星,擁有150萬頭,成為東非草原上數量最龐大的動物。這種似是左抄右襲其他動物而併合出來的怪物,怎麼看也不覺得美麗,但偏偏牠們是地球上最大動物嘉年華會的主角,所以東非動物大遷徙又叫角馬大遷徙 。事實上,去了一趟東非之後,對角馬頑強的生命力和超強的組織能力,個人非常敬佩。
至於最為著名羚羊之一的湯氏瞪羚(Thomsons Gazelle),分佈於非洲的稀樹大草原和開闊草地,特別是肯亞和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牠們身體的腹部和腿部為白色,其餘為黄褐色,特徵是側腹部有黑色條紋直達尾部。善於奔跑,非常警惕,好合群,經常與角馬結成世界上最壯觀的草食動物群;但是由於瞪羚和角馬遷徙的目的不一样,所以它們遷徙的路線也不一樣,以植物根莖為食。
體型巨大,毛色与湯氏瞪羚相同,但臀部到尾巴根處呈白色“T”型 ,就是葛氏瞪羚(Grant’s Gazelle)。葛氏瞪羚是東非獨有的瞪羚品種,主要在肯亞和坦桑尼亞看到牠們。葛氏瞪羚會像角馬一樣遷徙,但牠們並不是為了水源,只是為了食物。所以牠們不會跟隨角馬走幾乎固定的遷徙路線,有時甚至會跟角馬反其道而行。

而另一種常見的羚羊是黑斑羚(Impala),以其優雅的姿势和杰出的跳躍能力而出名。皮毛呈金黄色、红色或红褐色,腹部是白色。两条腿上各有一条垂直的黑條纹,看起来就像屁股上面寫了个“川”字 ,後蹄有一簇黑毛。

我們在旅途中也遇見過其他品種如:犬羚,水羚,轉角牛羚等,但數量不多;而較大型的只見過大角斑羚(Eland)和狷羚(Hartebeest)兩種而已,數量極為稀少。

7) 斑馬 ( Zebra)
在東非的任何一個國家公園,都能看到斑馬,主要是平原斑馬的品種。斑馬是常見於非洲的馬科動物。斑馬身上有許多條紋,每只的條紋都不一樣。斑馬不太擅長奔跑,没有固定的棲居地,過着遷徙性的生活。我們經常在角馬群中看見斑馬的身影,是東非草原上非常漂亮的動物。
8)非洲鬣狗(African Hyena)
在東非的大多數國家公園,都能夠看到斑點鬣狗的踪影。鬣狗是哺乳動物,體型中等,外形有點像狗,頭比狗頭短而圓,毛棕黃色或棕褐色,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褐色斑點,食用屍體腐肉維生。鬣狗最著名的特徵就是牠們的獰笑。鬣狗喜歡在夜間捕食,能以每小時55公里的速度追逐奔跑速度達每小時60公里的斑馬或角馬群。至於另一種的非洲野犬(African Hunting Dog),反而不易看見。
9)疣豬(Warthog)
在東非的草原上,另一種常見的動物是疣豬。疣豬是日間動物,晚間會返回挖好的洞穴睡覺。牠們的嗅覺和聽覺敏銳,但視覺很差。遇到危難時,牠們會發出像豬的叫聲。疣豬通常是一或兩頭母豬帶著一群小豬,公豬則經常獨居。據稱疣豬豎起尾巴、慌失失地奔跑的模樣好可愛,只可惜我們未有見過。
10)胡狼(Jackal)
在東非胡狼的品種有3﹣4種,好像是按斑紋和顏色分別,專門捕獵細小至中等的動物。胡狼是一夫一妻的,牠們會保護自己的領域,猛烈的追逐入侵敵人。小量的胡狼有時會聚集一起,例如在吃腐肉時,但一般都是一對生活的。牠們小辣椒的性格,連獅子也不甚害怕,我們有幸在馬賽馬拉見識過!
 11)猴類
在東非的叢林地區,不難看見猴群的身影,大都以狒狒(Baboon)為主,另外則是大草原猴子(Black-faced Vervet Monkey)。我們非常幸運地在離開塞倫蓋蒂時,遇上了一只黑白疣猴(Black & White Colobus),連導遊也說,我們真的有點運氣,因為這種瀕危的猴子,現在已非常難見了。黑白疣猴是非洲特有的靈長類動物,因為拇指退化成疣而得名。由於毛長柔軟,被人類大量獵捕,以取其皮毛,現為瀕危物種之一。

(以上資料部份來自維基百科,部份來自其他網頁。)


~~~待續

2014年11月3日星期一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二)回家真好


分享感受


8月12日 (Day 18
Dubai ===Beijing (機程約6小時30分鐘)
~~~~~~

18天的旅程,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算短了,只是一瞬間,我們的假期又結束了,又回復在大都市忙忙碌碌的生活,期盼著新一年的旅行……..只是,這一趟的旅程,比以往任何一次旅行,留給我們更多的回憶,更深的感受。直到回國3個月後的今天,我依然懷念,依然嚮往,依然記得旅途中的點點滴滴,依然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再次踏足東非這片土地。很多網友分享過,去過一次東非之後,總會有著第二次的旅行。確實,這片被認為是動物最後凈土的地方,確實有著難以抵抗的魔力,引領著我們再次的回歸!

回國之後,跟坦國的導遊在電郵聯絡中得知, 東非的旅遊業,也無可避免地受到了西非伊波拉病情的影響,受到了牽連,很多旅行團取消或延期了。在此,誠心祝願天祐非洲和非洲人民,讓這個病毒盡早受控和結束

旅後分享(-_^):﹣

﹣是次旅行雖然橫跨了兩國,但個人十分喜歡坦桑尼亞。如果時間和金錢有限的朋友,其實到訪坦國已十分足夠,主要的國家公園:洛洛哥洛火山口保護區和塞倫蓋蒂保護區,基本上五霸動物和其他主要動物也可以看到的。

﹣有能力的朋友,一定要看一次角馬過河,既壯觀亦震撼,地點首選是馬拉三角,其實塞倫蓋蒂的北部地區羅博山谷,應該會是另一個熱點。

﹣要觀鳥的話,坦國的曼雅拉湖國家公園是首選。至於肯尼亞的幾個湖區公園,不知是我們去的時候不對,還是今年的情況不佳,反正要觀鳥的話,相當失望。

﹣雖然在今次的旅行,我們集齊了五霸,但唯獨是象群,我們始終未遇上(我指的是50100頭的象群,有朋友在去年見過。),最多的一次也只是10只左右吧,距離“群”仍有一定的距離,或許下次再訪,真的要找屬於大象的國家公園了!

78月前往東非,蚊患其實並不嚴重,天氣非常乾爽,甚少下雨,固此,大家不用過於擔心或準備太多防蚊藥物,反而要注意保暖,因為當地氣溫相當寒冷。

﹣至於在飲食方面,個人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酒店提供的膳食相信豐富,熟食,米飯,麵條,疏菜,水果等,供應齊全,基本上每餐都可以飽足,用不著帶備杯麵或煮食器具,當然露營的朋友除外。

﹣關於導遊的話,當然我們沒法選擇,但多作溝通和分享,有助行程更加順利和完滿,別吝嗇提出我們的意見和需求。所以,旅行前的準備還是需要的,別百分百依賴導遊。在旅行中我們經常接觸當地人,他們是非常有善和有禮貌的,值得成為朋友。

﹣講到拍攝,我個人並不是專業,亦沒有太高的要求,反正是用作留念,其實傻瓜相機或是手機,基本上已經可以。東非的景色和動物,基本上隨便拍,隨意拍,出來的效果已是不錯的!當然,有專業相機的朋友,當然一定要帶,而攝錄機和望遠鏡更是重要。反而是腳架,個人認為真的用不著,我們帶了,一次也用不上!

~~~~~~


東非之旅的主要部分,基本上算是寫完了。值著這篇網誌,讓我又再一次重溫旅行中的點滴,人事和片斷(整理照片時其實已重溫了一次),在此將祝福遙送給在我們旅途上遇過的每一位朋友,還有他們的家人,祝願他們喜樂與平安!


~~~待續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一)黃金之國





人造美麗


8月10 ﹠11日 (Day 16 17
~~~~~~

在杜拜停留的兩天,我們未有安排任何行程,只是參觀了哈里法塔(Burj Khalifa),去了趟黃金和香料市場(Gold Souk),還有分別在Dubai MallMadinat Jumeirah購物。由於八月份杜拜的氣溫高達50度,基本上不能在街上行走,只能躲在商場或酒店內享受冷氣! 


對於這個由石油和金錢堆砌出來的國家,說真的,個人感覺一般。不是說它不美,事實上到處都是美輪美奐,金碧輝煌,只是,感覺太人工化了,少了點特色和韻味。作為中轉站城市,個人覺得可以停留一至兩天吧!


~~~待續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告別東非



中東掠影


8月9日 (Day 15
Lake Elementaita ------  Nairobi / Capital of Kenya  (車程約2小時) ===> Dubai (機程約4小時45分鐘)
~~~~~~

終於來到了東非之旅的東非行程最後一天,我們吃過了早餐之後,便啟程前往內羅畢(Nairobi),車程約為2個小時,途中會經過東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只可惜當時塞車嚴重,我們未有下車在觀景台欣賞,只是在車窗外拍了照片便繼續行程。

我們約在11點到達市中心,用過了午餐後便前往機場。大家要注意的是機場距離市中心不遠,但塞車嚴重,大家要多留點時間,以免誤了航機! 我們差不多用了1小時,才到達機場。

內羅畢的 Jomo Kenyatta International Airport不算大,但算是現代化。登機和離境相當順利和有秩序,值得一讚。在離境區內有不少店舖,大家有時間的話,不妨逛逛,其中一間主要出售肯尼亞咖啡,紅茶,果仁等,價錢算是合理。

我們在當天約零晨時分到達了杜拜。當初安排這個行程,考慮到我們在杜拜轉機,便順度到杜拜看看,反正,我們以前從未到過中東國家遊玩!

~~~~~~


住宿:Sofitel Dubai the Palm Resort  & Spa3晚)


~~~待續

盛夏。東非印象2014 (十九)魚鷹故鄉


 Pelican

Cormorant

 Lake Naivasha



湖光山色


8月8日 (Day 14
Lake Elementaita ------ Lake Naivasha  (車程約1.5小時) ------ Lake Elementaita (車程約1.5小時)
~~~~~~

來到了我們東非行程的尾站,當天我們前往納瓦沙湖國家公園,除了參加了一個約1小時的boat ride之外,另外有徒步行的安排。


納瓦沙湖國家公園(Lake Naivasha

位於內羅畢北邊,車程約為90公里。湖面面積約為260平方公里,中間有一個彎彎的小島名為“新月島”,是個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由於島上缺乏猛獸,可以近距離觀賞和拍攝雀鳥和動物。納瓦沙湖座落在大裂谷之內,由斷層陷落而成,南北長20公里,東西寬13公里,最深處20米,湖面海撥1900米,是裂谷內最高的湖,主要是河馬和鳥類棲息地。湖邊有大片紙莎草沼澤,湖中有900多只河馬和各種水禽,盛產鱸魚和非洲鯽魚,也是魚鷹(Osprey)的故鄉。(資料來自網上)

相比納魯庫湖,納瓦沙湖的面積相對較小。由於長年受到了湖水暴漲的影響,湖邊一帶的植物和樹木,基本上已經淹死。

在整個boat ride當中,我們主要看見的是魚鷹(Cormorant),還有兩三只的鵜鶘(Pelican,其他鳥類基本不多。至於那個boat ride,還是可以的,但真的沒有太多的特色,而景色也只是一般而已。


我們在完成了小船遊之後,便到了另一邊的新月島徒步行。其實這個安排是不錯的,只是我們的導遊小伙子又出現了狀況,既不提醒我們要先做好防曬準備,又或是帶備樽裝水。結果,在徒步行開始後才知道要差不多23小時才完成,我們只好走了一半後便折返,畢竟,當時時值中午,氣溫是頗高的。總之,整個安排便是浪費了!

半月島的景色其實相當不錯,主要是繞著湖泊走一圈,途中會遇上一些動物和植物,負責徒步行的職員會逐一講解,是一個不錯的活動。


~~~待續

盛夏。東非印象2014 (十八)犀牛樂園


 Lake Nakuru

 Waterbuck

 White Rhino

 Black Rhino

 Zebra

Lake Nakuru

五霸之一

8月7日 (Day 13
Lake Elementaita ------ Lake Nukuru (車程約1小時) ------ Lake Elementaita (車程約1小時)
~~~~~~

當天我們的行程其實有2個選擇:(1)博高利亞湖(Lake Bogoria)或納魯庫湖 (Lake Nakuru)。由於我們在旅途中已先後集齊了五大(Big Five)之中的四大,尚欠一大 犀牛,於是,我們決定到訪以犀牛保育地著名的納魯庫湖,希望碰碰運氣。


納魯庫湖國家公園 (Lake Nakuru National Park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位於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西北150公里處,海拔從1753米到2073米,是為保護禽鳥而建立的國家公園,是東非大裂谷內唯一淡水湖。納魯庫湖國家公園內生活著200多萬只火烈鳥 (佔全球火烈鳥數量的三分之一),因為帶有分的湖水里生長著豐富的藍綠藻和矽藻,這些都是火烈鳥最喜歡的食物,和其他多達450種禽鳥樓息在這裡,所以這裡也被譽為“觀鳥天堂”。不過,近年受到湖水稀釋的影響,火烈鳥的數量大不如前,很多旅客都選擇在Lake Bogoria觀賞火烈鳥。除鳥類外,公園內還生活著多種陸地動物,包括非常稀有的白犀牛和黑犀牛東非犀牛的重要保育地),此外還有長頸鹿、、野牛、羚羊、斑馬、鬣狗、疣猴、狒狒、狐狸等等。

Nakuru is also the big success story for rhino. The park was the focus of ‘Rhino Rescue', the charity dedicated to saving the world's rhinos, which paid for and built the electric fence that now surrounds the park.  As the park is fenced and well run so these endangered animals are safe now in their haven and it is not uncommon to see twenty in a single game drive. There are some 60 black rhinos here, as well as 40 white, though it is the white that you see mostly as the black are much more reclusive.
(資料來自網上)

我們當天抵達納魯庫湖時,正遇上了湖水暴漲,基本上只看見了為數不多的火烈鳥在湖邊,但由於湖邊一帶已被水淹沒,我們沒法靠近,只能在遠方拍了幾張照片便離去。不過,湖泊的景色還是相當不錯,我們遇上了一群水羚(Waterbuck)。

基於此行的目的主要是一睹犀牛的風采,固此,導遊開車離開了湖邊,我們往平原和叢林區的方向走。在沿途走著走著,動物的品種也是相當多的,我們先後遇見了水牛群,斑馬,瞪羚,長頸鹿,疣豬等等,不過,時近中午,還是未見犀牛的身影。

在我們快要放棄,決定用膳之際,導遊收到了好消息,我們終於在一個遼闊的草原上,找到了3只白犀牛(White Rhino)。不過,當時的距離真的非常遠,只能靠望遠鏡才能看見。終於,在是次的旅途上,我們把五大一一看見了(五大包括:非洲水牛,大象,犀牛,獅子和美洲豹),也算是完成了東非之行的其中一個任務。畢竟,除了獅子,大象和水牛比較容易遇上外,豹和犀牛真的是有點難道,絕對需要靠點運氣了。

我們其後的行程中,不單近距離遇上了這3只白犀牛,還有幸地在離開時遇上了另一只白犀牛和一只黑犀牛。比較起白犀牛,黑犀牛更難遇見,牠們主要的棲息地是叢林,更難被發現和目睹。


整體而言,雖然在納魯庫湖已找不到成千上萬的火烈鳥,但想看犀牛的朋友,還是值得一來;而作為尾站的行程,個人覺得相當適合,公園給人悠閒和寧靜的感覺,景色亦相當不俗!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