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角馬(^_−)−☆
8月3日 (Day 9)
全日在馬拉三角獵遊。
~~~~~~
上面的照片就是角馬過河的精彩部份(^O^)。
吸取了2號的經驗後,在3號的早上我們享用了豐富的早餐後,準備了餐盒,計劃在整個上午都待在河邊,希望能再次目睹角馬過河!
東非動物大遷徙(Wildebeest Migration)~續
遷徙過程:
12月到次年5月 ﹣動物散布在從塞倫蓋蒂保護區東南一直延伸到洛洛哥洛(Nqorongoro)保護區的草原上。充足的雨水為牠們提供著充足的食物。
5月中後期 ﹣隨著旱季來臨,動物向塞倫蓋蒂的西北面遷徙,追趕青草和水源。
6月是動物哺乳期,幾十萬角馬在遷徙路上降生。
7、8月 ﹣持續的乾旱令動物紛紛越境,穿越馬拉河,來到馬賽馬拉,一直待到9月。
10月 ﹣塞倫蓋蒂的草原在雨水的滋潤下開始返青。同時,面積只有塞倫蓋蒂約十分之一的馬賽馬拉並不足以維持數百萬頭外來動物的生活。動物們再從東線南遷到塞倫蓋蒂,回遷一直持續到11月。
12月﹣動物各自回到故園,休養生息,繁殖後代,補充途中喪失的大量同類。
遷徙主角:
斑馬:遷徙數量約20萬只,是軍團的先鋒,善以鋒牙齒咀嚼草莖頂部。
角馬:約150萬只,是最令人矚目的主力大軍,所以,動物大遷徙又被稱作“角馬大遷徙”。
蹬羚:約50萬只,是軍團的壓陣官。角馬離開後,草地上露出剛剛長出的嫩草,正是蹬羚的美食。
據網上資料,過去的十多年內,曾發生過3次的“變異”遷徙:一次是因為坦桑尼亞那邊雨水充足,結果當年未有遷移行動;另一次是比預期的6月開始,足足延後兩個月至8月下旬﹣9月初才開始;至於另一次則只是過了約1/5,大軍便開始逆向回到坦桑尼亞。所以,要事先準確預測動物群的遷徙路徑其實是非常困難的,看到大遷徙的概率一般只有約15﹪,畢竟背後推動大遷徙的原因,是越來越變幻無常的天氣了! (資料來自網上)
|
當天我們比早一天幸運,在抵達河邊時,已有大批角馬聚集,其中一個龐大的隊伍已經在河邊準備,待帶頭的大阿哥一聲令下,便開始過河。只可惜過河的最佳位置已經停泊了多部車輛,拍照的角度有些阻檔。
其實在河邊一帶,公園的管理員已在候命。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禁止車輛走得太近角馬群或阻擋了牠們的路線,又會懲罰那些做出危險或滋擾行為的遊客。所以,大家看還看,還得遵守規則,大家禮讓。固此,一旦最佳的位置被其他車輛佔據了,要看便得遷就一下了。
在一片塵土飛揚的情況下,我們目睹了第二次角馬過河,情況確實相當壯觀和震撼,只可惜位置差了一點,我們被河邊的樹木擋住了視線,看的還可以,只是拍照效果就不太好了。
通常一組的角馬過河後,就要靜心等待下一個群組過河。導遊如同前一天一樣,在河邊走走看看,一直到了中午,仍未有另一組角馬過河。當我們開始準備午餐時,導遊接到了消息,在我們趕到河邊時,整個過河差不多完畢,我們只看到了最後幾只角馬上岸的情景!所以,即使在河邊,由於我們不能預測角馬群會在河的那個位置過河,還是要靠點運氣才行!(由於整個河道灣灣曲曲,有些被樹林區所隔,有些旁邊長有大樹,有些不宜車輛停泊,所以不是每個位置,也可以清楚目睹過河。)
在用過了午餐之後,導遊駕車沿著馬拉河一直向下游走,在下游的一處低窪之地,我們目睹了成百上千的禿鷲(Vulture)及禿鸛(Marabou Stork)在地上聚集和在天上徘徊。從導遊口中得知,這處低窪地方聚集了由上流沖下來的動物屍體,散滿了整個河谷,惡臭沖天。於是,引來了大批吃食腐肉的鳥類,負責起清道夫的工作。在往後的旅途中,我一看見這些地獄使者,便產生了噁心感覺。其實,大自然就是這樣,物競天擇,整個生態系統,運作得完美無暇。
在看過了這一幕噁心的景色後,導遊折返上游,在一個熱門的地點停車,當時其實已經差不多2點了,距離大軍撤回草原中央,餘下的時間已不多。當時只有我們一架車輛,但導遊說因前兩天在這裡有過一次的過河,他說可以在這裡等等。我們差不多等了半個小時,當時朋友想回酒店上廁所,但導遊仍然堅持說多等一會吧。結果,真的要多謝小伙子的堅持,我們看見了一只角馬從斜坡走下來,在河邊巡視,跟著又下來了幾只;但過了不久,牠們又退回坡上(我們對面的河邊位置是一個小樹林,大批的角馬在小樹林進進出出。),大軍又撤出小樹林區,回到外面的草原。正當我們以為牠們會離開之際,又下來了幾只,結果擾擾嚷嚷大半個小時後,角馬大軍終於逐一下來,擠迫在河邊,揚起了不少塵土(河邊當時有為數不少的河馬和鰐魚聚集)。當時我們大氣也不敢吸,其他的車輛也陸續開過來。
在一只勇敢的帶頭大阿哥下水後,整個隊伍有秩序地,整齊地逐一過河,持續了接近30分鐘,不過過程中,有些角馬急著下來,基本上是跳下坡的,有些過河時則游到了深水區,情況有點混亂,但整體最後還是安然無恙。差不多有2000頭的角馬,在我們面前,上演了一幕既震撼又令人感動的過河場景,真的精彩萬分。我們從此對這只四不像的角馬,有了肅然起敬之感!正因為這一幕,小伙子導遊為自己蠃回了不少評分,還是要多說一句,真的多謝他的堅持,讓我們完美地完成了我們此行的目的!
整整兩天,我們目睹了3次的角馬過河,以最後一次最為完整,最為完美和最為滿意! 雖說我們實在有點運氣,但馬拉河的行程安排,我們也花了不少心思。差不多同一時間在馬拉河的另一班朋友,就沒有我們的好運氣,一次也遇不上。我們事後沒有探討過原因,只能說,運氣我們控制不了,只能在行程上盡量配合,當然還有我們付出的耐心等待!
後來從網上得知,角馬(又名黑尾牛羚)的群組有大有小,由幾百至幾千,一萬不等。每個群組又再細分多個小組,每個小組最少有一只領軍角馬,由公角馬擔任,一般以武力產生。牠們是群體動物,一呼百應,非常的忠心和有紀律。在東非物競天擇的環境裡,牠們生命力強,而隨著食肉動物的數量減少,牠們的數量由50年代的十萬增加到現在的150萬頭,成為東非草原上數量最多的大型野生動物,遍布於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但以Serengeti-Mara生態系統內最多。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