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五)旅行絮語 ﹣東非手信



滿載而歸

東非的手信以當地的手工藝品為主,頗具特色,至於其他值得帶回來的,以下簡單跟大家分享:﹣

1) 黑木雕件及掛飾
去過東非的朋友,一定知道當地最著名的手信或是禮物,首推黑木雕。黑木,又俗稱黑檀木、烏木(blackwood/ebony),紋理細密,密度特大,遇水而沈。黑木為非洲的特產,是世界上珍貴樹種之一。黑木的樹幹從外表上看和尋常的樹木區別不大,樹皮下是淺白色的木質,只有樹心才是堅硬的黑木,雕刻用材主要使用的就是樹心部分的黑木。坦桑尼亞是世界上最好的黑木產地,不僅因為那裡的氣候、海拔、土壤條件好,還因為該國對黑木進行了長達40多年的品種改良,故黑木材質比西非和印度尼西亞出產的要優良很多。近些年,非洲的黑木資源越來越少,坦桑尼亞政府已經嚴格限制對黑木樹的砍伐,致使黑木雕的價格一升再升。坦桑首都達累斯薩拉姆的黑木市場是購買黑木的必去之地。

雖然我們沒有到訪達累斯薩拉姆,但在阿魯沙(Arusha)和周邊,還是有不少的大型店舖,可以選購黑木雕件。黑木雕件有大有小,有平有貴,有些雕刻精美,仿如藝術品,有些則略嫌粗糙簡單。除了雕件之外,還有不少的器皿,如:水果盤,碗盤等,都是不錯的手信。

除了黑木之外,我們在肯亞也見過其他木材的雕件,如:紅木,黃木等,但價錢相當昂貴,一個小擺設的動物也叫價百元美金。

個人覺得遇見了心頭好的話,不妨跟店主講價;而酒店的商店,其實也有不少選擇,價錢跟在街上店舖出售的,價錢相差不大。當然,款式一定不會太多,主要以小至中型擺設為主。

2)其他擺設及雕件
除了黑木外,有些擺設及雕件是採用石頭雕刻的(soft stone),也非常有特色。一般都只是小擺設,大都是動物造型,買來送給朋友非常合適。

3)彩色寶石(Gem stone
坦桑石(Tanzanite)﹣1967年才在非洲的坦桑尼亞發現的。它出產於北部城市阿魯沙附近、世界著名旅遊點點乞力馬扎羅山腳下,這是世界上的唯一產地。(全世界只有在東非坦桑尼亞的乞力馬扎羅山腳下,一塊長4千米、寬2千米的區域里,才有坦桑石出產。這是一種既高齡又年輕的寶石,坦桑石的形成時間約為5.8億年前,一直深埋在地底2千米以下。)
據說,閃電點燃了一場草原大火,火後這種本來同其他石頭混雜在一起的、呈土黃色的礦石變成了藍色。放牛路過此地的的馬賽遊牧民便把這可愛的藍晶體收藏起來。消息傳出後,四處尋找新品種的珠寶商便來打探。1969年,紐約的Tiffany公司就以出產國的名字來命名這種寶石--Tanzanite,並把它迅速推向國際珠寶市場,成為歐美女士的愛好。

坦桑石有貴有平,跟鑽石一樣,以克拉作為重量單位。當然,寶石本身的顏色,淨度和切割,也影響其價錢。

除了坦桑石外,坦桑尼亞還有其他的寶石也是相當出名的,如:沙佛萊石Tsavorite),變色石榴石等等。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不過,如果想買彩石的朋友,一定要在坦桑,基本上在肯亞,找不到店舖出售。

4)手鍊/手串
除了上述產品外,個人覺得當地人手做的手鍊,手串,頸鍊或是耳環,鎖匙扣等等,非常有特色,是不錯的手信選擇。同樣是有平有貴,視乎當中的用料(大多是各類石頭或彩石,有些是牛骨做的)和設計。不過,有些精品是只此一間出售,固此,喜歡的話,就得即時買下,因為在別的店舖,是找不到相同款式的。

講開手做的產品,還有袋,拖鞋,皮帶,布畫,杯墊等等,林林種種,當中全都富有非洲特色,是不錯的手信選擇,價錢亦相當合理。

5)食品
肯坦兩國出產的咖啡,紅茶,果仁等,都是相當出名,特別是肯亞出產的。大家不用在店舖買,超市價錢合理,選擇又多,送禮或是自用,同樣值得。
~~~~~~

大家在出發前,不妨預先列出清單。到達了當地後,跟導遊溝通,他們便會帶你前往購買。據了解,東非的導遊絕不會強迫購物,因為他們所得到的回扣並不多。固此,行程中的購物時間並不多,而一般的店舖大多位處城鎮或是周邊,而大部份的國家公園則距離城鎮甚遠,所以,很多時並不順路,而需要特意前往。在出發前,大家務必將購物行程預先安排好。
~~~~~~

作為總結,東非的手信其實非常多選擇,極具特色,又豐儉由人。與其想著怎樣去改善當地人生活,倒不如從他們的手裡買些手作工藝品,既直接而彼此又相互得益!

(^O^) ~~~全文完~~~ (^O^)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四)旅行絮語 ﹣動物相集(2)








鳥類介紹


被譽為是鳥類天堂的東非,品種實在太多,數之不盡。我在這裡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下,畢竟,不論是觀鳥或是拍鳥,本人都只是個門外漢吧了。
在肯坦的國家公園,常見的鳥類:有著名的火烈鳥(Flamingo),鴕鳥(Ostrich),禿鷲(Vulture),禿鸛(Marabou Stork),織巢鳥(Weaver Bird),珠雞(Fowl),鵜鶘(Pelican),犀鳥(hornbills),白鷺(Egret),翠鳥(Kingfisher),魚鷹(Cormorant)等等。網上有很多資料介紹東非的鳥類。
我想我們在東非之旅大概看見了約20種,起碼知道名字的鳥類,而不知道的,真的數之不盡。一個曼雅拉湖國家公園,已經讓我們目瞪口呆,目不轉睛了! 事實上拍鳥的照片並不多,一來是距離相當遠,另外鳥類大多飛行,一閃而過,非常難以用鏡頭捕捉!

基於我們是次的東非之行,並沒有刻意觀鳥,反而頗為隨意,在肯坦選了兩三個湖區公園,希望有些收穫而已。 所以,喜歡觀鳥的朋友,東非確實是個鳥類天堂,值得旅遊。不過,切記觀鳥的話, 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前往,個別國家公園的觀鳥時間會有所不同,此外,還需選擇以鳥類著名的國家公園!

~~~待續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三)旅行絮語 ﹣動物相集 (1)










動物百科

是次旅行主要以睇動物為主,在出發之前,其實已經做過了一些功課,對東非常見的動植物,起碼也略知皮毛;而在導遊講解時,便更加清楚明白。網上有不少有關東非動植物的資料;而書籍方面,個人覺得此書不錯 ﹣”Wildlife of Kenya, Tanzania & Uganda”(David Hosking & Martin Withers / Collins . Traveller’s Guide)。

東非的動植物品種相當多,在這裡不可能詳盡。不過,最常見的,還是可以分享一下:﹣

1)非洲五霸(Big Five)
非洲最著名的五大包括:非洲水牛,大象,犀牛,獅子和美洲豹,一般在肯坦兩國著名的國家公園內會看見,而當中以犀牛和美洲豹,需要靠點運氣。

2)犀牛(Rhino)
在東非犀牛的數量並不多,主要分為黑犀牛和白犀牛兩種。值得一提是:黑白犀牛不是按顏色分辨,其實兩種犀牛的身體顏色沒有很大分別,其區別在於白犀牛體型較大,有寬大的嘴唇,生活在非洲大草原;而黑犀牛則嘴唇較尖,體型較小,生活在叢林和灌木地區,較白犀牛更難發現牠們的身影。

3)花豹(Leopard)/ 獵豹(Cheetah)
在東非之旅中,一直覺得在草原上最美麗和最帥氣的動物,首推豹莫屬!
豹是貓科豹屬下的一種,又稱為美洲豹或花豹,廣泛分布於非洲和亞洲各國家和地區,環境適應力強,行踪隐秘,總體生存狀況相對好於牠的貓科親戚 ﹣獅和虎,但是有些豹亞種的現況並不樂觀。不同品種的豹毛色有淺黃,金黃,黃褐色等,因為其渾身布滿圓形斑紋,所以又名金錢豹或花豹。由於花豹大部份時間隱身在樹上(吃食也在樹上),所以不單難以發現,縱使發現了,也難以目睹其全身面貌。
至於獵豹,是貓科動物的一種,現在主要分布在非洲與西亞地區。同其它猫科動物不同,獵豹依靠速度来捕獵,而非偷襲或群體攻擊。獵豹是陸上奔跑最快的動物,時速可以超過110公里。 雖然獵豹在大猫中的體型較小,但不失其大猫的基本特質:健壯、胸膛壯闊但腰部纖細。牠擁有較小的腦袋,短嘴,也有對高視力的眼睛,寬鼻,小巧的圆耳。獵豹的黃色毛皮上的黑色斑点是實心圆,而花豹的斑點则是如花朵状的空心圆。獵豹胸腹部為白色,尾巴條纹明顯,而尾端则為全白色。此外,獵豹臉上的斑點没有其他豹密集,並在口鼻兩侧有明顯的黑色淚腺。跟花豹不同,獵豹生活在草原上,不會在樹上躲藏的。如今獵豹的數量銳減,是瀕危絕種的動物之一。
4)河馬(Hippopotamus)
陸上第六大動物。別看牠樣子笨笨的,河馬不僅兇殘而且十分暴躁,再加上領域性極強,任何動物接近,牠都會主動攻擊,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生物之一。其跑步时速可達四十公里,咬力可達3000磅,是非洲每年殺死最多人的動物。由於河馬的巨大體型與攻擊性,牠幾乎沒有天敵,連獅子和鰐魚都時常被其殺害。  在東非國家公園內,只要有沼澤或水源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見到河馬的身影。

5)長頸鹿(Giraffa)
東非最常見的動物之一,幾乎任何一個國家公園都能看見,數量頗多。長頸鹿是非洲特有的動物。長頸鹿根據顏色、花紋變化和分布範圍等的差別分為九個品種。記得導遊講解過,塞倫蓋蒂和馬賽馬拉分別有3個品種,其中一個品種是腳上有長長的白色條紋,至於另一個,則忘記了特徵,好像是身上的花紋。

6)羚羊
羚羊可算是東非草原上的主角,在任何國家公園內,幾乎都看見羚羊群,數量非常龐大。羚羊是對偶蹄目牛科動物的統稱,廣義上包括了羚羊和小羚羊一類的動物(英文中稱為“antelope”和“gazelle”)。有專家指出,羚羊類的動物總共有86種,分屬於11個族、32個屬。羚羊的特徵是長有空心而結實的角,有區別於牛、羊這一類的的反芻動物。

當中以角馬,又名黑尾牛羚(wildebeest)是主角中的明星,擁有150萬頭,成為東非草原上數量最龐大的動物。這種似是左抄右襲其他動物而併合出來的怪物,怎麼看也不覺得美麗,但偏偏牠們是地球上最大動物嘉年華會的主角,所以東非動物大遷徙又叫角馬大遷徙 。事實上,去了一趟東非之後,對角馬頑強的生命力和超強的組織能力,個人非常敬佩。
至於最為著名羚羊之一的湯氏瞪羚(Thomsons Gazelle),分佈於非洲的稀樹大草原和開闊草地,特別是肯亞和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牠們身體的腹部和腿部為白色,其餘為黄褐色,特徵是側腹部有黑色條紋直達尾部。善於奔跑,非常警惕,好合群,經常與角馬結成世界上最壯觀的草食動物群;但是由於瞪羚和角馬遷徙的目的不一样,所以它們遷徙的路線也不一樣,以植物根莖為食。
體型巨大,毛色与湯氏瞪羚相同,但臀部到尾巴根處呈白色“T”型 ,就是葛氏瞪羚(Grant’s Gazelle)。葛氏瞪羚是東非獨有的瞪羚品種,主要在肯亞和坦桑尼亞看到牠們。葛氏瞪羚會像角馬一樣遷徙,但牠們並不是為了水源,只是為了食物。所以牠們不會跟隨角馬走幾乎固定的遷徙路線,有時甚至會跟角馬反其道而行。

而另一種常見的羚羊是黑斑羚(Impala),以其優雅的姿势和杰出的跳躍能力而出名。皮毛呈金黄色、红色或红褐色,腹部是白色。两条腿上各有一条垂直的黑條纹,看起来就像屁股上面寫了个“川”字 ,後蹄有一簇黑毛。

我們在旅途中也遇見過其他品種如:犬羚,水羚,轉角牛羚等,但數量不多;而較大型的只見過大角斑羚(Eland)和狷羚(Hartebeest)兩種而已,數量極為稀少。

7) 斑馬 ( Zebra)
在東非的任何一個國家公園,都能看到斑馬,主要是平原斑馬的品種。斑馬是常見於非洲的馬科動物。斑馬身上有許多條紋,每只的條紋都不一樣。斑馬不太擅長奔跑,没有固定的棲居地,過着遷徙性的生活。我們經常在角馬群中看見斑馬的身影,是東非草原上非常漂亮的動物。
8)非洲鬣狗(African Hyena)
在東非的大多數國家公園,都能夠看到斑點鬣狗的踪影。鬣狗是哺乳動物,體型中等,外形有點像狗,頭比狗頭短而圓,毛棕黃色或棕褐色,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褐色斑點,食用屍體腐肉維生。鬣狗最著名的特徵就是牠們的獰笑。鬣狗喜歡在夜間捕食,能以每小時55公里的速度追逐奔跑速度達每小時60公里的斑馬或角馬群。至於另一種的非洲野犬(African Hunting Dog),反而不易看見。
9)疣豬(Warthog)
在東非的草原上,另一種常見的動物是疣豬。疣豬是日間動物,晚間會返回挖好的洞穴睡覺。牠們的嗅覺和聽覺敏銳,但視覺很差。遇到危難時,牠們會發出像豬的叫聲。疣豬通常是一或兩頭母豬帶著一群小豬,公豬則經常獨居。據稱疣豬豎起尾巴、慌失失地奔跑的模樣好可愛,只可惜我們未有見過。
10)胡狼(Jackal)
在東非胡狼的品種有3﹣4種,好像是按斑紋和顏色分別,專門捕獵細小至中等的動物。胡狼是一夫一妻的,牠們會保護自己的領域,猛烈的追逐入侵敵人。小量的胡狼有時會聚集一起,例如在吃腐肉時,但一般都是一對生活的。牠們小辣椒的性格,連獅子也不甚害怕,我們有幸在馬賽馬拉見識過!
 11)猴類
在東非的叢林地區,不難看見猴群的身影,大都以狒狒(Baboon)為主,另外則是大草原猴子(Black-faced Vervet Monkey)。我們非常幸運地在離開塞倫蓋蒂時,遇上了一只黑白疣猴(Black & White Colobus),連導遊也說,我們真的有點運氣,因為這種瀕危的猴子,現在已非常難見了。黑白疣猴是非洲特有的靈長類動物,因為拇指退化成疣而得名。由於毛長柔軟,被人類大量獵捕,以取其皮毛,現為瀕危物種之一。

(以上資料部份來自維基百科,部份來自其他網頁。)


~~~待續

2014年11月3日星期一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二)回家真好


分享感受


8月12日 (Day 18
Dubai ===Beijing (機程約6小時30分鐘)
~~~~~~

18天的旅程,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算短了,只是一瞬間,我們的假期又結束了,又回復在大都市忙忙碌碌的生活,期盼著新一年的旅行……..只是,這一趟的旅程,比以往任何一次旅行,留給我們更多的回憶,更深的感受。直到回國3個月後的今天,我依然懷念,依然嚮往,依然記得旅途中的點點滴滴,依然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再次踏足東非這片土地。很多網友分享過,去過一次東非之後,總會有著第二次的旅行。確實,這片被認為是動物最後凈土的地方,確實有著難以抵抗的魔力,引領著我們再次的回歸!

回國之後,跟坦國的導遊在電郵聯絡中得知, 東非的旅遊業,也無可避免地受到了西非伊波拉病情的影響,受到了牽連,很多旅行團取消或延期了。在此,誠心祝願天祐非洲和非洲人民,讓這個病毒盡早受控和結束

旅後分享(-_^):﹣

﹣是次旅行雖然橫跨了兩國,但個人十分喜歡坦桑尼亞。如果時間和金錢有限的朋友,其實到訪坦國已十分足夠,主要的國家公園:洛洛哥洛火山口保護區和塞倫蓋蒂保護區,基本上五霸動物和其他主要動物也可以看到的。

﹣有能力的朋友,一定要看一次角馬過河,既壯觀亦震撼,地點首選是馬拉三角,其實塞倫蓋蒂的北部地區羅博山谷,應該會是另一個熱點。

﹣要觀鳥的話,坦國的曼雅拉湖國家公園是首選。至於肯尼亞的幾個湖區公園,不知是我們去的時候不對,還是今年的情況不佳,反正要觀鳥的話,相當失望。

﹣雖然在今次的旅行,我們集齊了五霸,但唯獨是象群,我們始終未遇上(我指的是50100頭的象群,有朋友在去年見過。),最多的一次也只是10只左右吧,距離“群”仍有一定的距離,或許下次再訪,真的要找屬於大象的國家公園了!

78月前往東非,蚊患其實並不嚴重,天氣非常乾爽,甚少下雨,固此,大家不用過於擔心或準備太多防蚊藥物,反而要注意保暖,因為當地氣溫相當寒冷。

﹣至於在飲食方面,個人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酒店提供的膳食相信豐富,熟食,米飯,麵條,疏菜,水果等,供應齊全,基本上每餐都可以飽足,用不著帶備杯麵或煮食器具,當然露營的朋友除外。

﹣關於導遊的話,當然我們沒法選擇,但多作溝通和分享,有助行程更加順利和完滿,別吝嗇提出我們的意見和需求。所以,旅行前的準備還是需要的,別百分百依賴導遊。在旅行中我們經常接觸當地人,他們是非常有善和有禮貌的,值得成為朋友。

﹣講到拍攝,我個人並不是專業,亦沒有太高的要求,反正是用作留念,其實傻瓜相機或是手機,基本上已經可以。東非的景色和動物,基本上隨便拍,隨意拍,出來的效果已是不錯的!當然,有專業相機的朋友,當然一定要帶,而攝錄機和望遠鏡更是重要。反而是腳架,個人認為真的用不著,我們帶了,一次也用不上!

~~~~~~


東非之旅的主要部分,基本上算是寫完了。值著這篇網誌,讓我又再一次重溫旅行中的點滴,人事和片斷(整理照片時其實已重溫了一次),在此將祝福遙送給在我們旅途上遇過的每一位朋友,還有他們的家人,祝願他們喜樂與平安!


~~~待續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一)黃金之國





人造美麗


8月10 ﹠11日 (Day 16 17
~~~~~~

在杜拜停留的兩天,我們未有安排任何行程,只是參觀了哈里法塔(Burj Khalifa),去了趟黃金和香料市場(Gold Souk),還有分別在Dubai MallMadinat Jumeirah購物。由於八月份杜拜的氣溫高達50度,基本上不能在街上行走,只能躲在商場或酒店內享受冷氣! 


對於這個由石油和金錢堆砌出來的國家,說真的,個人感覺一般。不是說它不美,事實上到處都是美輪美奐,金碧輝煌,只是,感覺太人工化了,少了點特色和韻味。作為中轉站城市,個人覺得可以停留一至兩天吧!


~~~待續

盛夏。東非印象2014 (二十)告別東非



中東掠影


8月9日 (Day 15
Lake Elementaita ------  Nairobi / Capital of Kenya  (車程約2小時) ===> Dubai (機程約4小時45分鐘)
~~~~~~

終於來到了東非之旅的東非行程最後一天,我們吃過了早餐之後,便啟程前往內羅畢(Nairobi),車程約為2個小時,途中會經過東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只可惜當時塞車嚴重,我們未有下車在觀景台欣賞,只是在車窗外拍了照片便繼續行程。

我們約在11點到達市中心,用過了午餐後便前往機場。大家要注意的是機場距離市中心不遠,但塞車嚴重,大家要多留點時間,以免誤了航機! 我們差不多用了1小時,才到達機場。

內羅畢的 Jomo Kenyatta International Airport不算大,但算是現代化。登機和離境相當順利和有秩序,值得一讚。在離境區內有不少店舖,大家有時間的話,不妨逛逛,其中一間主要出售肯尼亞咖啡,紅茶,果仁等,價錢算是合理。

我們在當天約零晨時分到達了杜拜。當初安排這個行程,考慮到我們在杜拜轉機,便順度到杜拜看看,反正,我們以前從未到過中東國家遊玩!

~~~~~~


住宿:Sofitel Dubai the Palm Resort  & Spa3晚)


~~~待續

盛夏。東非印象2014 (十九)魚鷹故鄉


 Pelican

Cormorant

 Lake Naivasha



湖光山色


8月8日 (Day 14
Lake Elementaita ------ Lake Naivasha  (車程約1.5小時) ------ Lake Elementaita (車程約1.5小時)
~~~~~~

來到了我們東非行程的尾站,當天我們前往納瓦沙湖國家公園,除了參加了一個約1小時的boat ride之外,另外有徒步行的安排。


納瓦沙湖國家公園(Lake Naivasha

位於內羅畢北邊,車程約為90公里。湖面面積約為260平方公里,中間有一個彎彎的小島名為“新月島”,是個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由於島上缺乏猛獸,可以近距離觀賞和拍攝雀鳥和動物。納瓦沙湖座落在大裂谷之內,由斷層陷落而成,南北長20公里,東西寬13公里,最深處20米,湖面海撥1900米,是裂谷內最高的湖,主要是河馬和鳥類棲息地。湖邊有大片紙莎草沼澤,湖中有900多只河馬和各種水禽,盛產鱸魚和非洲鯽魚,也是魚鷹(Osprey)的故鄉。(資料來自網上)

相比納魯庫湖,納瓦沙湖的面積相對較小。由於長年受到了湖水暴漲的影響,湖邊一帶的植物和樹木,基本上已經淹死。

在整個boat ride當中,我們主要看見的是魚鷹(Cormorant),還有兩三只的鵜鶘(Pelican,其他鳥類基本不多。至於那個boat ride,還是可以的,但真的沒有太多的特色,而景色也只是一般而已。


我們在完成了小船遊之後,便到了另一邊的新月島徒步行。其實這個安排是不錯的,只是我們的導遊小伙子又出現了狀況,既不提醒我們要先做好防曬準備,又或是帶備樽裝水。結果,在徒步行開始後才知道要差不多23小時才完成,我們只好走了一半後便折返,畢竟,當時時值中午,氣溫是頗高的。總之,整個安排便是浪費了!

半月島的景色其實相當不錯,主要是繞著湖泊走一圈,途中會遇上一些動物和植物,負責徒步行的職員會逐一講解,是一個不錯的活動。


~~~待續